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是国家重大工程、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工程,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联通深圳、广州、中山三地,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目前全长17.2公里的桥梁工程已经合龙,长6845米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后一节沉管及最终接头今天13时正式开始浮运,承担此次任务的是世界首艘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一体船从珠海桂山镇牛头岛出发,将穿过港珠澳大桥、伶仃洋航道,行程约50公里,预计在9日凌晨到达施工地点,在那里完成对接。
【资料图】
随着最后一节沉管和最终接头浮运安装成功,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将全线合龙,预计深中通道将于今年11月底全线贯通,2024年建成通车。
记者探访:世界最大沉管预制厂
深中通道满足双向八车道通行,其海底沉管隧道管节采用钢壳混凝土结构,这不仅是国内首创,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次大规模应用。那么深中通道的沉管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一起来看↓
总台央视记者 郑连凯:广东省珠海市桂山镇的牛头岛是一座1.37平方公里的小岛,差不多有一半面积被一座工厂占据,这座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预制厂。
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副经理 罗兵:这里是沉管预制的“梦工厂”。单节标准沉管的长度是165米,宽是46米,整个预制厂生产线大概有600米长度,宽度大概50米,这个预制厂空间足够大。
沉管预制厂的生产线不光是足够大,还足够智慧。与传统沉管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不同,深中通道的沉管是在钢壳里面包混凝土。沉管的空钢壳制造好以后,将分别转移到这里和位于广州南沙沉管智能预制厂,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轮轨式台车组纵移到浇注区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浇注。
每节沉管钢壳里面,分布2250个独立密闭的仓格,这些格子里,都要注满混凝土。但由于仓格都是密闭的,所以不能像普通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一样,通过人工振捣进行密实,只能靠它自己流动进行填充密实。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世界首创的智能浇筑设备系统帮我们找到了答案。
保利长大深中通道S08标项目经理 吴旭东:世界首创的智能浇筑设备系统涵盖钢壳沉管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检测等全过程,可实现混凝土自动布料、自动浇筑以及浇筑速度控制,成功实现了智能化浇筑且混凝土填充密实度达到100% ,管节浇筑符合验收标准。
在这里的生产线上,最初的钢壳完成了混凝土浇筑,它的自身重量也从1.2万吨左右增加到约8万吨,然后要快速地移运至距离200米左右的浅坞区。当年港珠澳大桥的沉管完成这样一次移运大约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而现在只要4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
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副经理 罗兵:当时为解决8万吨沉管移运的难题,我们自主研发了单台承载力800吨的智能台车,总共200台台车组队编程,台车总共承载力16万吨,我们可以实现一次性从浇筑区移运到浅坞区,最后通过“巨无霸”浮运安装一体船,将沉管浮运到50公里外的深中通道隧址进行安装。
标签: